刘烨之子亮相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形象发生显著变化,让人难以辨认,满嘴胡须成为焦点。

 

图片[1]-刘烨之子亮相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形象发生显著变化,让人难以辨认,满嘴胡须成为焦点。-江岸资源分享网

谁能想到,昔日《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那个追逐山羊、用东北口音高喊“观音菩萨让我来找你”的小诺一,如今已以少年的形象出现在法国电视台的镜头前?

如今14岁的他,身高已逼近一米八,下巴上长出了青春的胡须。面对中法两国记者密集的镜头,他表现得十分从容,法语与中文之间的切换自如。

有人惊叹:“简直认不出他了”,有人感叹:“变化真是巨大”,还有人半开玩笑地问:“这还是当年那个可爱的小家伙吗?”

图片[2]-刘烨之子亮相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形象发生显著变化,让人难以辨认,满嘴胡须成为焦点。-江岸资源分享网

回望至2010年,诺一在法国尼斯降临人世。

他的名字寓意“一诺千金”,这不仅承载着父母的美好愿景,也似乎是一种无声的承诺——这位孩子注定将在中法文化的交汇之地茁壮成长。

尽管他的父亲刘烨是享誉中国的影帝,母亲安娜是资深的法国记者,但他们从未打算让子女生活在自己的名望阴影之下。

诺一与妹妹霓娜的童年,与一般的法国孩子并无二致,他们乘坐地铁、排队参加补习课程,甚至为了争夺电视遥控器而嬉闹争执。

 

尽管家中混杂着三种语言交流,但家庭规矩严谨,无论犯错与否,都必须道歉,尊重长辈,并勇于承担后果。

刘烨携诺一参与《花样爷爷》节目,并非出于提升儿子知名度的目的,而是希望他学会关爱他人。

在节目中,诺一协助爷爷们搬运行李、递送拐杖。若不小心出错,父亲便教导他“要尊重长辈”,随后诺一立刻低下头认错,恭谨地将拐杖归还。

 

在2015年,节目《爸爸去哪儿》使得诺一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国民萌娃”。

尽管被分配到条件最差的窑洞,诺一依旧保持着乐观,热情地邀请小伙伴们一同玩耍;当其他孩子哭泣撒娇时,他则展现出“小家长”的一面,细心地照顾妹妹霓娜,为她穿衣、喂食、挽袖。

观众们特别喜欢这种反差萌,他混血的外貌与东北口音相得益彰,天真烂漫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网友们称他为“小太阳”,却又忍不住感叹:

“这孩子是不是太懂事了,让人心疼呢?”

 

那时的诺一,身上洋溢着一种极为珍贵的纯真气质,既不带有星二代特有的傲慢与任性,亦未沾染娱乐圈的世故与圆滑,他仅仅是一个善良、热情,眼中充满光芒的孩子。

 

成长并非童话故事的延续。

时光荏苒,七年已逝,当年的稚嫩孩童已成长为少年,外界对他的看法也变得多元复杂。

有些人关注他的胡须,议论纷纷:“14岁就留胡子,这算不算过早?”

有些人翻出“星二代”的标签,质疑道:“这一切是否只是依靠父母的资源?”甚至还有人对他的外貌品头论足:“那股混血气质不见了,倒像个文艺青年。”

图片[3]-刘烨之子亮相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形象发生显著变化,让人难以辨认,满嘴胡须成为焦点。-江岸资源分享网

然而,诺一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在法国新闻联播的镜头前,他谈论的是自己主演的环保题材电影《熊猫月亮》,用流利的中法双语交流,保持谦逊的态度:“希望大家关注我的作品,而非仅仅将我视为‘谁的儿子’这一标签。”

私下里,他依然过着普通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上课、排练、与妹妹拌嘴,父母对他从未有过特殊待遇。

 

诺一从一名追逐山羊的孩童成长为站在国际聚光灯下的青年,他所经历的路径并非事先设定,亦无捷径可寻。

在其成长历程中,他既享有了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固有优势,又必须承受作为明星子女所面临的过度关注;既有父母精心规划的“普通教育”,又有他自己不懈探索出的成长路径。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所展现出的那种“无法被限定”的精神。

他并未迎合“怀旧萌娃”的形象,也未炒作“混血王子”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做一个拥有作品、拥有见解,甚至与妹妹争夺遥控器的平凡少年。

 

因此,切勿匆忙为诺定下结论。

十四岁仅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前方仍充满无限可能。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不论他将来成为何种模样,那个在窑洞中笑容满面迎接客人的孩童,那个在爷爷面前诚挚道歉的少年,以及如今面对媒体提问时镇定自若的青年,他们内在的温暖与坚韧从未改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