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幻想通过切断芯片供应来击垮中国的产业链,但这种美梦即将破灭。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尽管美国对中国实施了长达七年的关税加征,但中国工厂的机器人手臂却额外拧紧了300万颗国产螺丝钉。
深圳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锂电池出口在年初至今的前八个月内实现了显著增长,增幅高达63%。这一增长趋势吸引了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多家公司纷纷进口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柜。
美国中产在沃尔玛的货架上感到困惑:曾以12美元售价销售的电动工具,如今却挂着“中国制造”的标签,标价高达37美元。
在华为官方旗舰店前彻夜等待的年轻消费者们已不再感到意外。去年,我国被限制的7nm麒麟芯片如今已实现量产,每分钟可处理12片晶圆。大疆的表现更是出人意料,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们在痛斥白宫的同时,纷纷抢购农业无人机,只因美国产的同类产品价格高出40%,且故障频发。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证实,在加征的25%关税中,美国进口商承担了其中的21%。只需看看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线,便可明了:每85秒就有一辆Model Y下线,而其零部件有一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企业。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制裁清单竟演变成了一份中国技术目录。那些被禁止销售的光刻胶催生了南大光电的创新产品,而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更是成功进入了台积电的生产线。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的预测让白宫感到震惊:到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将激增至75%,是制裁前的三倍。在加州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在TikTok的直播中锈迹斑斑,而蒙大拿州的牧场主们举牌抗议:“我们需要中国的订单,而不是政治的闹剧!”
中欧班列的鸣笛声相比制裁前增加了四倍之多。义乌的商家将25%的关税分散到每顶遮阳帽上,价格上涨了三毛,但欧洲的买家仍然大量订购整柜商品。比亚迪在慕尼黑街头吸引了众多目光,其电动车的每五辆销售中就有一辆是带有BYD标志的。更为令人心酸的是,美国财政部的八月报告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逆势增长。苹果公司的CEO库克刚离开,郑州的富士康便全力投入生产iPhone 16的灵动岛屏幕。
在马来西亚,网友以幽默的方式戏称:“若中国崩溃,那得先问问特斯拉车主。”与此同时,田纳西州的汽车制造工人正在进行罢工,以抗议电池工厂的裁员计划。在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成功将光伏板的价格降至全球最低水平,使得欧洲家庭储能市场的七成份额都转向了中国品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对政治家提出了质疑:“那些在1980年预言中国崩溃的专家,现在转行写科幻小说,收入反而更高了吗?”